答题:
- 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当家作主,保护人民利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人民权益,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
-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
-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实践第一性,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改造世界的手段。
- 量变质变
- 主要矛盾,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绪论部分
-
1、什么是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简而言之,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叶创建的政治经济理论,它主张工人阶级应该推翻资本主义并建立无阶级差别的社会,即社会主义和最终的共产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中,三个主要的成分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哲学(包括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和历史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政治经济学部分(尤其是《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则描绘了一个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并为实现这种社会制定了具体的政治策略和计划。
可能的考点包括:
-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斗争的理解。
-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无阶级差别的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批判,以及《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的历史发展,即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解释和可能的考点。
-
-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获取了很多理论资源,同时借鉴了费尔巴哈的物质主义,发展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汲取灵感,特别是他们对劳动价值论的探讨。马克思进一步批判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础。
- 法国社会主义和乌托邦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到法国社会主义和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影响,这些理论主张通过社会改革或者建立理想社会来消除社会不公。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在于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即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依靠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阶级斗争。
考点可能包括:
- 马克思主义如何借鉴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物质主义。
- 马克思主义如何吸取并发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 法国社会主义和乌托邦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批判和超越。
-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对社会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形成的,尤其是其对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研究。
-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的社会经济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以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的真理性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
-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展和丰富的。
可能的考点包括:
- 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 马克思主义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其理论的真理性。
- 马克思主义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及其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的看法。
- 马克思主义如何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
-
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特别是对剥削、不公和社会不平等的揭示,仍然对于理解和改变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念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动力源泉,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
- 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考方式,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应对实际问题。
- 人民主导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人民主导的价值取向。
-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设想提供了对公平、公正和自由社会的追求,这对于我们设想和推动更好的社会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可能的考点包括:
- 马克思主义如何批判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解。
-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 马克思主义如何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 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般被认为包含三个方面:
- 世界观问题:这涉及到关于世界的本质,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以及存在的最基本原则的问题。世界观问题包括宇宙论(研究宇宙的起源和结构),本体论(研究存在的本质),形而上学(研究超越经验事物的基本原则)等领域。
- 人生观问题:这涉及到关于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的的问题。人生观问题涵盖伦理学(研究道德和行为准则),审美学(研究美和艺术),人生哲学(研究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等领域。
- 方法论问题:这涉及到关于认识和思维方式的问题。方法论问题包括认识论(研究知识的本质,起源,极限和可靠性),逻辑学(研究推理和论证的准则),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等领域。
在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可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和回答这些基本的哲学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如何回答世界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解答人生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处理方法论问题等。
-
物质范畴的经典定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一个基本概念,其经典定义是:物质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并通过人的意识反映的现实。
这个定义强调了两个要点:
- 物质的客观性:物质存在于我们的主观感知之外,它是独立于我们意识的客观现实。
- 物质的可知性:尽管物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存在,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意识,特别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和反映物质。
这种对物质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础,它反对了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和不可知论(主张我们无法真正知道世界的实质)。
考试可能会问到的点是:
- 马克思主义对物质的定义是什么?
- 这种定义强调了哪些要点?
- 这种对物质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在其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确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并独立于人的意识,这个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它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不是由意识创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
- 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主张,人的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世界,尤其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认识论提供了基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和改变世界。
- 提供了阶级斗争和历史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其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基础,认为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经济结构,进而影响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超结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的考点包括:
- 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成为其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地位?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如何提供了阶级斗争和历史发展的基础?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主导的、决定的一方,意识是被主导的、被决定的一方。这种关系被称为物质决定意识。但同时,意识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改变物质的状态,即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这种关系的辩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变化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例如,人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一旦形成,意识就可以指导人的行动,改变物质世界。例如,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物质和意识的统一:物质和意识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能的考点包括: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物质决定意识的含义和例子。
-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含义和例子。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的含义。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是指,无论宇宙的何处,无论何时,都是物质存在的,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这种观点具有以下几个重要含义:
- 客观存在: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不受人的意识所决定。
- 普遍性:无论在宇宙的哪个角落,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物质存在的。这强调了物质的普遍存在。
- 统一性:世界是由多样的物质形态组成的,但这些物质形态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物质的统一性。
这种理论可以应用于理解和解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理解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也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在你的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有什么重要含义?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在理解和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应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对我们的实践活动有什么指导意义?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就是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变化发展的。
- 普遍联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没有绝对独立的事物。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 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变化和发展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是事物的生命。静止和停滞只是相对的,而变化和发展才是绝对的。
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例如,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相互作用,理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关系,理解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等。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 普遍联系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例子?
- 变化发展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例子?
- 这种理论在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中的应用。
-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也被称为矛盾法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这些矛盾在动态中表现出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
这一规律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其内部: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包含了内在的、相互对立的因素,它们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 对立面的统一: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 矛盾的不断发展和转化: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的一方面可能转化为其对立面,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冲突和社会变革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例如,可以用来理解社会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或者理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在你的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对立统一规律是什么?
-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这一规律在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时的应用。
- 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
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这六种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中要求培养的重要思维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 辩证思维能力: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深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
- 历史思维能力:指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理解社会现象的历史性,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思维能力。
- 系统思维能力:指以整体观看待问题,理解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以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的思维能力。
- 战略思维能力:指在大局中审视问题,做决策和行动时能够考虑长远的、全局的影响,能看清主流和大势,有前瞻性的思维能力。
- 底线思维能力:指在决策和行动时能够考虑到最糟糕的情况,能够预防风险和应对挑战的思维能力。
- 创新思维能力:指在理论和实践中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开拓新的思维路径,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具体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 这六种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是什么?
- 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这六种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被视为人们主观能动地改变和影响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等多种形式。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变革性:实践是人们改变和影响客观世界的活动,体现了人的变革性。
- 社会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创新性:实践具有创新性,因为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超越旧的知识、技术、制度,创造新的知识、技术、制度。
在你的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实践的本质是什么?
- 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
- 这些特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
-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
- 物质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种经济生产活动。人们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改变和塑造自然环境,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
- 社会政治实践:包括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的活动。人们通过社会政治实践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进步,塑造和传播社会文化。
- 科学实验实践:科学实验是获取新知识、验证科学理论、发现自然规律的重要方式。科学实验实践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这三种实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物质生产实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 什么是社会政治实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 什么是科学实验实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 这三种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被看作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它对认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有的认识,无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世界,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和经验,这是认识的初始阶段。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实践,改变世界。知识和理论需要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和实现。
- 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检验知识和理论的真实性。如果理论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能有效地指导实践,那么这个理论就是真实的。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是什么?
- 实践是如何成为认识的来源的?
- 实践是如何成为认识的目的的?
- 实践是如何成为认识的检验标准的?
-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以及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唯物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对于认识问题的不同观点。下面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 唯物主义认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主张世界是物质的,可以被认识,认识是从不知道到知道,从表面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认识起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 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心灵、精神、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或者是心灵、精神、意识的产物。因此,唯心主义认识论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认为知识或者真理是由精神或者意识产生的。
-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世界是物质的,可以被认识,但它的理解方式是机械的和静态的,把认识看作是直接反映或者复制外界物质世界的过程,忽视了认识的发展过程和实践的作用。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这三种认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包含了以下几个规律:
- 从实践到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接触并认识客观世界,这种认识初步是感性的、直观的。然后,通过抽象思考,感性认识可以转化为理性认识。
- 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改变世界。理性认识需要在新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验证,如果理论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能有效地指导实践,那么这个理论就是真实的。
- 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实践和认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新的实践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认识去解决;新的认识又能推动实践的发展。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以此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是怎样的?
-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怎样的?
- 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 在具体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这些规律是如何体现的?
-
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真理被理解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规律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认识就是真理。
然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真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二者在认识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
- 真理的相对性: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任何特定的认识或理论都只能揭示事物的一部分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意味着我们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 真理的绝对性:然而,尽管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在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的。也就是说,真理的绝对性表现在我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中,这是一个理论的最终目标。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表现在: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它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方面;而绝对真理则是由无数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对客观世界无限接近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真理?
- 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 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如何理解和把握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
真理的检验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中,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这一观点被称为“实践检验真理”的观点。
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和社会革命实践等各种形式。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具体策略,都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理论或观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能够预测和指导实践,帮助人们更有效地改造世界,那么它就是真理。反之,如果一个理论或观点在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它就是非真理。
这一观点强调知识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实践的决定性地位,并倡导以实践为导向进行理论探索。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真理的检验标准?
-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真理的检验?
- 对于一些无法直接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或观点,如何理解和应用“实践检验真理”的原则?
-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中,真理和价值是密切关联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辩证统一的。
- 真理:通常被定义为对现实的准确描述或解释,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正确认识。
- 价值:是对事物或行为的重要性、优越性或优劣的评价,通常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或标准进行的。
在辩证统一中,真理和价值互有影响和转化:
- 价值取决于真理:真理性是价值的基础。只有真实的、科学的理论和认识才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此,追求真理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前提。
- 真理服务于价值:真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人类社会的实践,改善人类生活,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真理的价值性表现在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人类价值实现的促进作用。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真理和价值的定义及其区别。
-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 为什么说价值取决于真理,真理服务于价值?
- 在具体的实践和生活中,如何理解和把握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主要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 唯心史观:唯心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思想、理念、信仰或个别人物的天赋和意愿。其主要观点是历史被一些特定的想法、英雄、或者伟大的人物推动,而不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或者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唯心史观往往强调主观因素的作用,忽视或低估了社会经济基础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它认为历史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唯物史观主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因此,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的物质经济条件决定的。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唯心史观,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 什么是唯物史观,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如何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解释特定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要涉及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两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中起着核心作用。
- 社会存在:也被称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人类劳动和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形式和分配方式)。它决定着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
- 社会意识:也被称为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思想形态。这些都是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认知和解释,它们反映并维护了社会存在的形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经济基础。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 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又如何影响社会存在?
- 在特定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有机结合,而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包括财产关系、分工关系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旧的生产关系将无法满足新的生产力的需要,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改变。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然而,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始终保持一致的,而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然后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受到生产关系的束缚,引发社会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称这个过程为社会革命。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什么?
- 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在具体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用来描述社会结构的关键概念。经济基础,也被称为社会存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被称为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
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矛盾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思想生活(上层建筑)。例如,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产生了资本主义的法律和政治体制。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虽然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例如,资本主义的法律和政治体制可以通过政策和法规来影响经济活动。
然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上层建筑的规定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出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最终会通过社会革命的形式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和相应的上层建筑。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什么?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什么?
- 在特定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文明及其多样性。
文明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群体或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艺术、思想、科学、制度等成果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社会或文化的成就、进步和发展水平。文明表现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制度、艺术成果等。
当我们谈到文明的多样性,我们主要是指的全球各地的各种不同文化和社会所创造的不同类型的文明。这些文明可能在科技、艺术、宗教、政治制度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比如西方文明强调理性、科学和个人自由,而东方文明如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则强调和谐、道德和集体价值。
尽管文明有其多样性,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文明间的碰撞、交融、共生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我们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文明?
- 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不同文明之间如何交流和互动?
- 如何理解和处理文明的多样性?
- 在特定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文明及其多样性的概念?
-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复杂多元,包括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等不同层次。
- 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关键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 直接动力: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改变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 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发展的重要因素。
- 强大杠杆:法律和政策。法律和政策作为上层建筑,可以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调整和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 不同动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 如何理解生产力、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进步、法律和政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在具体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动力的概念?
-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这个观点主要表达的是科学技术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积极的一面: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增长,增强了医疗健康,扩大了交通与通讯的可能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理解,使人类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负面的一面: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人类丧失一些基本技能;科技的滥用可能带来伦理和隐私问题;技术创新可能导致就业市场的动荡,使某些工作变得过时;科学技术还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污染、全球变暖等。
因此,科学技术既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明智地使用科学技术,以确保其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同时要有效地管理和减少其可能的负面影响。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 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科学技术?
-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 社会凝聚力:文化为社会提供了共享的价值观、信仰和规范,使人们形成共同的身份和目标,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 形象传递:文化是一种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艺术、习俗等形式传达了一个社区的历史、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
- 创新驱动:文化为社会创新提供了源泉,促进了科技、艺术和思想的发展。新的文化元素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
- 教育和社会化:文化在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下一代理解并适应社会规则,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和责任感。
- 冲突调解:文化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冲突解决机制,如习俗、礼仪和法律,来调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文化?
-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 举例说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影响。
- 文化如何影响社会的凝聚力、创新、教育、社会化和冲突调解?
-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社会形态的变迁,都是由广大的劳动人民通过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实现的。
- 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和革命的决定力量: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革命才可能成功。他们不仅是改革和革命的推动者,也是改革和革命的实施者和受益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参与到社会生产中,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社会管理和决策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 人民群众如何参与和推动社会改革和革命?
-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
- 在具体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
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
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是一个涉及历史研究和分析的主题。历史人物指的是在历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对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法则是对这些人物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或方式。
当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个人行为和决策:我们要考虑这个人在关键时刻的行为和决策,以及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 价值观和信仰:我们还要考虑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这些通常通过他们的言论和著作来了解。
- 影响和遗产:我们要评估这个人物对历史、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和遗产。
- 社会背景和环境:我们需要考虑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环境,这会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人物的评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发生变化。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历史人物?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 不同的历史人物应该如何评价?
- 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如何运用历史人物评价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和劳动的分析,引入了 ” 商品二因素 ” 和 ” 劳动二重性 ” 的概念。
” 商品二因素 ” 是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的物质属性和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价值则是商品生产者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有的部分,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 劳动二重性 ” 是指劳动同时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生产出具体使用价值的活动,它的结果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则是生产出价值的活动,不看重具体形式,只考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各种劳动平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相互关联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构成了商品的价值。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商品二因素?
- 什么是劳动二重性?
-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如何运用这两个概念分析商品和劳动?
-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是关于商品价值与市场行为的重要概念。
- 价值量: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包括了直接劳动时间和间接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它考虑了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工具和设备的价值。因此,如果生产同样的商品需要更少的劳动时间,那么这个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降低。
- 价值规律: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指出,商品的交换比率(或价格)最终会趋向于他们的价值量。也就是说,如果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量,那么将有更多的劳动力转向这种商品的生产,导致商品的供应增加,价格下降,直到价格接近其价值量。反之,如果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其价值量,那么将有劳动力从这种商品的生产中转移出去,导致商品的供应减少,价格上升,直到价格接近其价值量。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价值量?
- 什么是价值规律?
- 价值量和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如何体现?
-
资本的原始积累。
” 资本的原始积累 ”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主要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并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土地私有化:在中世纪封建社会,土地被私有化,农民被剥夺了土地,成为了被迫出卖劳动力的无产阶级。
- 工人阶级的形成:一部分农民和手工艺者因为土地私有化和机器生产的出现而失去生计,他们成为了工人阶级,被迫为资本家工作。
- 财富的集中:通过商业贸易、掠夺和奴隶贸易等手段,大量财富被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初期的资本。
-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普及。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暴力和剥削的过程,它破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创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 资本的原始积累包括哪些方面?
- 资本的原始积累对社会和经济有什么影响?
- 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具体历史情况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主要由资本家所有,工人无法通过自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因此,他们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工资以维持生活。因此,劳动力就变成了一种商品。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点:劳动力与其他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劳动力具有创造价值的特性。当劳动力被雇主使用时,它不仅能够创造出其自身价值的等价物,还能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这是其他商品所不具备的。
- 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仅仅是交换商品的媒介,它还可以转化为资本,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当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并使其投入生产时,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它的购买价值(工资),这部分超过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成为他的利润。这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点是什么?
- 如何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如何产生,又如何被资本家占有?
- 在特定的历史或社会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相关理论?
-
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率。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剩余价值是一个关键概念。剩余价值的本质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卖出自己的劳动力,得到工资,而资本家用这个劳动力生产商品。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超过他们的工资,这个超出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占有并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即雇佣劳动力的投资)的比率,公式为: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是衡量剩余价值创造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单位可变资本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
考试可能会考察的问题包括:
- 剩余价值的概念和本质是什么?
- 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 如何计算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对资本主义经济有什么影响?
-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角色?
-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他们自己生活所需的价值部分,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马克思主张,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是增加工人的工作时间。工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的价值超过了他们的劳动力价值,这部分超过的价值就构成了绝对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是在不改变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改进生产技术、改善工作组织,使劳动者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情况下,工人的实际工作时间没有增加,但他们创造的价值增加了,因此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剩余价值?
- 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是什么?
- 如何理解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一般可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末):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量的小型企业之间进行自由竞争。产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工厂系统和机械化生产,使得商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一阶段主要是私有财产和工人劳动力的买卖,没有或很少有政府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中叶):随着资本积累和企业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他们在市场上形成了垄断地位。同时,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合并,形成金融垄断资本。
- 市场化或后福利资本主义(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在这一阶段,市场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被进一步强调。国家对社会福利的投入减少,推动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同时金融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剧。
以上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致阶段,但是具体的划分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资本主义的各个阶段都是伴随着剥削和阶级斗争的。
可能的考点包括:
- 描述资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阐述每个阶段中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冲突。
- 讨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工人阶级。
- 解释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征是国家与垄断资本之间密切结合,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大规模、系统的干预和调控。它的形成是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压力,包括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的激化、工人阶级的斗争以及帝国主义的扩张等因素推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有两方面:
积极作用: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危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例如,提供公共服务和福利,调整收入分配,规范市场行为等。
负面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深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成为资本的工具,强化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考试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是什么?
- 在特定的历史或经济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地的国家、地区和人民之间经济联系的加深,表现在贸易、投资、金融和生产活动的全球整合。具体来说,它的表现有:
- 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 投资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资本的跨国流动和投资加速。
- 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的整合,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形成全球金融市场。
- 产业全球化:生产过程全球化,形成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包括:
- 技术进步: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成本,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整合。
- 市场扩大:全球市场的扩大,使得企业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以获取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
- 制度变革: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包括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的消除等,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整合。
- 竞争压力: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使企业和国家不得不参与到全球经济的整合中来。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是什么?
- 在具体的历史和经济情境下,如何理解和评价经济全球化?
-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全球化:资本、技术和信息的全球流动加速,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 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金融资本的扩张:金融业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 社会不平等加剧:资本集中程度提高,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级分化趋于严重。
这些新变化的原因包括科技进步、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
其实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再现,即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反复出现,社会不公正、不平等的问题突出。
在考试中,可能的考点包括: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什么?
- 这些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 如何评价这些新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新特征:
- 全球化:资本主义全球化表现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全球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国际贸易和投资流动日益活跃。
- 信息化和数字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依赖信息和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变了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了商业模式。
- 金融化:金融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 知识和技术驱动:知识和技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强。
-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突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迫使资本主义经济必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社会不平等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并未均匀分配,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新特征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的大背景下的深刻变革。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无阶级差别: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社会阶级和阶级压迫。所有的生产资料都由全体人民共同拥有,实现了“全民所有制”。
- 生产力高度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丰富,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 全面发展的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全面发展,实现自身的潜力和才能,而不再是生产工具的附属品。
- 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和谐: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实现了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平等,建立了全体人民的和谐关系。
-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能力参与劳动,根据自己的需要享受生活,消除了贫富差距。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变革过程。